“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觉……”新学期的早晨,一首奋进的粤语歌在德江大犀山下的民族中学校园里回荡,见证着粤黔两地在新时代下携手共进,迈向新征程。教唱这首粤语歌的是来自广东东莞市凤岗镇华侨中学的黄绍波老师。自粤黔协作战略部署以来,黄绍波就主动请缨踏上了贵州德江千里迢迢的支教之路。
作为德江县民族中学的挂职副校长,黄绍波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东莞在德江教育帮扶项目实施情况的反馈。他介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东莞市为德江县民族中学投入了2000多万元,建设了综合楼、饭堂和宿舍,现在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德江县民族中学距离德江楠木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到10分钟的步程,承载着更多移民搬迁孩子的上学梦、成长梦,全校1200多名学生,有近60%的孩子是从大山里搬出来的。
通过东莞市的极力援建,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完善和提升,在新建的综合楼,配备了现代先进教学设施,科技教学让教师对知识传授得心应手。走进八年级(4)班的教室,语文老师王梅正在运用电子白板给学生们上课, 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为同学们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这也使得教学成效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她说,“这样的教学更为直观,学生能通过图片的呈现理解得更加透彻。”
学生符静吉是一位住校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敞的食宿条件让她更为舒心爽朗、身心愉悦,学习更为专注用功。她说,“新宿舍有了热水器和独立的卫生间,住着也比以前舒心。”在学校综合楼,还配备了教研活动室、音乐室、多功能厅,学校也开设起了特色课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午后时分,八年级(2)班的学生早早地来到综合楼的音乐室,黄绍波老师坐在钢琴边又给大家弹奏起悦耳的乐章。符静吉轻轻地抚摸钢琴,又抱起一旁的吉他,梦想的思绪任意飞扬。“我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现在真正触摸到了,有了这样的机会,我要刻苦练习,做一名大家羡慕的吉他歌手。”在学校,通过讲述东莞帮扶援建学校的事迹,学生们尽管还有些懵懂但无不心生感激。符静吉说,“党和国家的政策太好了,东莞市对德江的帮扶我们不能忘,我好想黄绍波老师能多陪伴我们一段时间。”
“班里很多学生都是留守未成年人,很大程度上缺乏家庭关爱,虽然很勤奋上进,但学习方式有些不当。”黄绍波作为千里之外的支教者,不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家庭和心理。经过大量走访他发现孩子们存在的问题,于是决定通过教会学生唱粤语歌渐渐走进了孩子们心中,成为大家心灵上的朋友,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黄老师,感谢你对我们的关心与付出,我会记在心里的!”一位心怀感激的学生悄悄地在黄绍波的教案中夹放了这样一张纸条。作为语文老师,黄绍波通过教研和讲座的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带动了德江县民族中学整体教研水平的提升。
下课铃声再响起,学生雀跃般出了教室跑向操场,激情地又唱起了那首歌: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觉……
(马叶春 王显 特约通讯员 冯胜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