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
近年来,我市一项项稳增长、惠民生的就业政策陆续出台,为全力做好就业工作谋篇布局;一条条保就业、促创业的服务措施逐步落地,为铜仁城乡群众尽享就业创业暖阳指路引航。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3.74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6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8万人。
数字的背后是民生。一组组数据,见证着铜仁推动就业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铜仁城乡群众就业创业的举措和成效正在不断深化。
据了解,过去五年,全市建立就业公共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59个,新建或扩建人力资源市场4个,覆盖市、县、乡三级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成铜仁市人力资源市场,铜仁公共人才网、铜仁就业微信公众号,更便捷、更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04个,基层公共就业平台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实施“留雁”“送雁”同步推进,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着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2021年,铜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9万人,全市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6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14万人。
在落实就业援助政策方面,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切实帮助困难群体稳定就业,同时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多形式就业。过去五年间,全市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851人,落实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376.35万元、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2737.64万元。
就业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就业结构性调整,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等对我市促进城乡就业工作产生深刻影响。非常时期需要精准采取促进就业创业的手段,稳定大局,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铜仁市“十四五”促进城乡就业创业规划》提出,将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就业创业体制和机制,保障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根据规划,铜仁将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化带动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就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就业、支持旅游产业化增加就业等方式不断扩大就业规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优化就业结构,实现重点群体就业整体稳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
当下和今后的铜仁,就业创业服务供给越来越多,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高,企业用工行为日益规范,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不断扩大……行之有效的政策,富有创新的举措,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就业不仅助力地方富起来、强起来,更让铜仁老百姓腰杆挺了起来、钱袋子鼓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