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铜仁市万山区通过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支持和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广大残疾人创业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高楼坪乡新庄村村民吴泽良多年前因血管炎导致小腿截肢,生活颇为困难。在区残联以及高楼坪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他在家中养起了鸡、鸭、鹅,种上了玉米、葡萄,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增收。
如今,吴泽良家的房前是大片葡萄园,葡萄架下是成群的大白鹅,侧房里是三千多只活蹦乱跳的小鸡崽。多年来,吴泽良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今年仅鸡崽的年出栏量就达5000多羽。
“人残志不残,我们要以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如今的吴泽良成了村里有名的种养大户,对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
近年来,万山区残联先后两次帮助吴泽良申报了残疾人种养大户帮扶资金,用于进一步发展产业。借着这股东风,吴泽良把目光转向了中蜂养殖产业。目前,他已经在房前屋后摆下了二十多个蜂箱,并且每天都要查看进蜜情况,密切关注蜂群,时刻做好分群准备。
吴泽良告诉记者,积累了成功的养殖经验,接下来就是想建立一个小小的蜂场。
在万山区的另一村庄里,另一个美丽的就业故事也正在谱写。
位于黄道乡丹阳村的香柚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香柚基地里,一颗颗青绿色的柚子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在果树间忙着除草、疏果等管护工作,丹阳村村民罗世玖也在其中。
今年是罗世玖在香柚基地务工的第四个年头。前些年因为车祸导致二级伤残,罗世玖无法外出务工。家门口建起香柚基地后,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很大改变。
“不用出去找工作了,在家门口就能有一定的收入,我感到非常高兴。”罗世玖说。
“我们企业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帮助周边的残疾群众,尽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贵州香柚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姚茂勋介绍道。截至目前,公司共流转37户残疾人的家庭土地,使其拥有稳定租金收益,同时雇用12名残疾人长期在香柚基地务工,帮助他们实现年收入1万元以上。
万山区残联采用入股的方式将残疾人发展补助资金注入企业,建立乡村振兴产业与困难残疾人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帮助困难残疾人资金入股、共享分红、带动就业的实体平台。万山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杨天勇表示,区残联将助推残疾人创业就业,着力抓好相关政策宣传,做好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技能,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做好转股分红,创造就业岗位,同时利用政策扶持,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