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暖花开时。今年以来,万山区敖寨乡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紧扣建设“小而特美丽富饶新敖寨”的奋斗目标,集中火力打造“五大基地”,助推“五大振兴”,使特色产业活力四射,在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上绽放出绚烂芬芳的希望之花。
食用菌菇基地
开启人才振兴“新通道”
在打造高品质食用菌产业特色基地中,敖寨乡先后招引了多家食用菌生产企业落地,特别是梵天菌业在敖寨乡建立食用菌生态智慧农场,让敖寨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一大批精通农业科技的技术型人才、懂得农业营销的经营型人才在敖寨扎根,并带动培育了一批乡土人才在敖寨成长成才,目前全乡食用菌从业人员已达150余人,其中骨干力量占到50%以上。同时,铜仁市职业学院产学研基地、铜仁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单位也纷纷在敖寨落户,去年一年,来敖帮扶产业发展的专家就达到10人次,为基地发展提供了强力人才外援。
牛蛙养殖基地
开动产业振兴“新引擎”
在打造全市最优牛蛙养殖特色产业基地中,敖寨乡服务引导岩泉牛蛙繁养殖有限公司,把资金和技术落地落户洋世界村,建成年产100万斤以上的牛蛙繁养殖基地。牛蛙产业是敖寨朝着“小而特”目标奋进的集中体现。牛蛙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量巨大,敖寨乡充分整合资源优势,找准定位,招商引资,最终促成洋世界村牛蛙繁养殖项目落地投产,500万只牛蛙在敖寨安家。作为特色产业,基地迅速成为铜仁市目前最大最优质的牛蛙繁养基地。
生猪代养基地
开辟文化振兴“新天地”
在打造生猪养殖整村代养特色产业基地中,敖寨乡整合集体经济资产,整村推进杨家寨与铁骑力士公司合作,大力发展集中代养模式,年圈养猪出栏达1万头以上。生猪代养是由该村退役军人带动发展起来的产业,在产业逐步壮大的同时全村文明养殖风尚逐步形成。目前,在整村标准化推进代养的过程中,养殖户们自发形成了杨家寨村绿色文明的养殖理念,编制了《杨家寨村生猪生态绿色养殖技术规程》,持续完善猪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工艺和流程,确保全村在饲养污染上“零问题”。同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以养殖元素为主调,并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等,村里修订了与养殖有关的乡约、公约,养殖文化与文明乡风协同共进。
高效水果基地
开拓组织振兴“新视野”
在打造精品水果高效特色产业基地中,敖寨乡科学培育沃柑、西瓜、香柚等现有产业,注重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其中两河口村的200亩香柚产业基地最富代表性。这两年,在村社合一改革的基础上,两河口村作为推进“六共机制”的试点村进行探索和实践,在“622”模式基础上,两河口村继续完善“党组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全民参股,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乡村振兴的活力充分涌流。
立体产业基地
开创生态振兴“新局面”
在打造山地立体特色产业基地中,以瓮背村为示范,山上发展油茶、黄桃,山中发展肉牛、肉鸡养殖,山下发展莲藕、水稻,上中下有机结合生态发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它村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产业和资源的深度融合。
同时,养殖产业“粪渣归田”、莲花池里“鱼藕共生”、经济林中“上下联动”等多种形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减污、农田减投,实现了农业绿色发展,开创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新局面”。(记者 杨铜琴 通讯员 段凌睿)